中國虎網 2017/12/28 0:00:00 來源:
未知
風暴說來就來!2016年年底,央視曝光的藥品回扣門事件,震驚國人。一時之間,300萬醫藥代表被擺上砧板,政策之刀隨時都有可能砍下。
進入2017年,醫藥代表繼續遭到口誅筆伐,命運堪憂:外有政策“圍剿”,CSO虎視眈眈,內有藥代頻傳出事,讓人揣測不安……
對于醫藥代表來說,熬過了艱難的2017年, 2018年會鳳凰涅槃嗎?
2017年大批藥代被抓?
今年10月,醫藥圈流傳一則消息:大連醫療反腐,布控抓藥代。傳言稱,沒有預約、不在規定時間和地點去醫院拜訪,可能要被抓,產品會被停,企業可能也會被踢出當地市場。
事實上,整個2017年,醫藥代表被抓的消息此消彼長!在外界看來,醫藥代表在被各方“圍剿”,種種跡象表明,這個職業似乎真的要被革命了。
年初,有消息稱有關部門下達了抓藥代“指標”。據說,某藥企的藥代在多地出事,不僅被搜包,還被醫院保安抓,合影留念。
5月,有傳言稱廣東50多名醫藥代表被抓,多家知名國內外藥企被查,接著又有消息曝出江蘇南京有醫生被抓供出600余名醫生和醫藥代表,更有醫院發出了謝絕醫藥代表的通知。
正當一切都在風雨飄搖之時,有的地方繼續加碼,要進行人臉識別、監控抓“藥代”了。上海、重慶或許就是例子。
有消息稱,6月,上海某醫院運行人臉識別系統,不符合要求的醫藥代表將被抓。據說監控遍布醫院,一旦發現監控人像和醫藥代表相符,就立刻報警。效果好的話,全市推廣。
8月,有傳言稱,重慶各大醫院召開了供應商大會,強調醫院大廳、相關科室開通與市衛計委聯通的監控攝像頭,重申嚴禁藥代到相關科室等醫療區域。有違規者,醫院受罰。
此外購買統方者也被查了。據媒體報道,至少有50名醫藥代表,向黑客購買“統方”,多個案件被審查起訴。雖然不知道這些傳言是否屬實,但是確實讓醫藥代表人人自危。
在一片反腐的浪潮中,醫生、醫藥代表均已被盯上。以前的帶金銷售,正在演變成了一種集體恐慌,醫藥代表會等到春天嗎?
醫藥代表的新生?
醫藥代表不是賣藥的,而是來進行學術推廣或者技術咨詢的,這是今年持續釋放的聲音。
10月9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再次強調:“醫藥代表是上市許可持有人派出的工作人員,承擔著藥品學術推廣、向醫生介紹藥品知識的重要責任。”
從官方的表態來看,醫藥代表這個職業不僅保住了,而且會走向更加規范。事實上,官方的表態也融入到了相關政策當中:
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確認了醫藥代表的工作內容:只能從事學術推廣、技術咨詢等活動,不得承擔藥品銷售任務,其失信行為記入個人信用記錄。
5月,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關政策(征求意見稿)》明確,未經備案公開、以醫藥代表名義進行藥品經營活動的,由有關部門對相關企業和醫藥代表按非法經營藥品查處。
再到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規定: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須將醫藥代表名單在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指定的網站備案,向社會公開。
既然國家的層面給醫藥代表定調,也就是說,醫藥代表只要不違規,不會平白無故地被驅逐。而在不少人看來,藥代備案制只是一個信號,培訓上崗,持證上班才是大方向。
在地方層面,上海衛計委出狠招,發布《關于加強醫藥產品回扣治理制度建設的意見》,實行醫藥代表登記備案管理,按照“三定一有”(定時間、地點、人員,有記錄)進行接待。
上海的規定可謂嚴厲,對存在不良記錄的醫藥代表,將被注銷登記號,醫藥代表所屬企業一年內有5人及以上存在不良記錄的,將被注銷該企業所有醫藥代表的信息。
上海的方向,或許也是國家的方向。按照國家的意思,2018年醫藥代表備案制或許全面鋪開,樂觀者認為,備案制并不是壞事,屆時醫藥代表或許能重新成為人們尊重的行業。
2018年醫藥代表走向何方?
2017年,醫藥代表再次上演被“取代”的好戲,不是MSL,就是CSO。論者的說法似乎也有些依據,比如兩票制的持續推進,給CSO等帶來前所未有的空間。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未來的醫藥代表或會一分為二,一部分依舊是醫藥代表,而另外一部分則是銷售代表。前者主學術,后者主銷量。
然而,這一切在醫藥代表備案制推出之后,都變得微乎其微。
就目前而言,醫藥代表依舊難以被取代,而且備案制說了,醫藥代表不能從事藥品銷售業務,也就是說,所謂的銷售代表也就沒有空間。
所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醫藥代表不會消失,也不會被誰取代。
按照當下的趨勢,醫藥代表在2018年將要全面備案,入職門檻或會升高,或許需要掛牌上崗,還有人指出帶金銷售或許還有效。
在“不得從事銷售業務”之后,企業或會重新對醫藥代表制定考評方法,比如服務質量、專業知識、醫生反饋等 ,同時還須優勝劣汰,提升隊伍素質。新薪酬來說,要提高基本工資,建立脫離帶金銷售的績效考核,長遠遏制不合規銷售。
對醫藥代表來說,除了能言會道外,也要趕緊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努力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因為對于有技術或者才干的人,無論未來的風云如何變幻,都不會搶走他們的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