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8/9/17 0:00:00 來源:
未知
9月13-14日,第四屆中國互聯網醫療大會暨互聯網醫療創新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順利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國家衛健委體改司副司長莊寧、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偉、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濤、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鄭晉普、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主任蔣太交等領導和專家出席并講話。
有來醫生總裁特別助理曹倩、戰略副總裁李方舟受邀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其“互聯網+精準健康科普”新模式,以及生動有趣的健康科普視頻分享,備受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及醫療健康行業同仁矚目。憑借對健康科普教育行業發展的卓越貢獻,有來醫生榮膺2018年互聯網醫療行業年度“最佳創新”和“明星平臺”兩項大獎。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明確要“把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利用互聯網提供健康科普知識精準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養”。本屆大會以“打破傳統 映照未來”為主題,圍繞互聯網醫療、智慧醫療、遠程醫療、家庭醫生、健康教育、健康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熱點議題進行探討,反響熱烈。
13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作“智慧城市與健康”主題報告時強調,應該廣泛普及健康知識,建立遠程醫療網絡,充分發揮高水平醫療資源優勢,從而有效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加快推進健康城市建設。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鄭晉普也表示,“互聯網+醫療健康”將會是醫療衛生新的發展重點;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醫療模式,將有利于解決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
“人們的教育水平越來越高,醫患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仍然十分嚴峻;醫療技術水平越來越高,病人卻似乎越來越多。”對此,有來醫生總裁特別助理曹倩認為,“究其根源在于,無論公眾還是醫院、醫生,都一直聚焦有病治病而忽略了科普預防。其實,通過健康科普,本可以讓有些病不發生,讓已經生病的更快康復。”
曹倩認為,健康科普的主力軍一定是廣大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但他們大多缺乏科普能力和互聯網運營能力;互聯網企業具備強大的用戶健康需求洞察能力和健康傳播能力,但缺乏優質醫療資源。因此,有來醫生堅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門組建了醫學編輯、影視制作、互聯網運營等多個專業團隊,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精準對接公眾健康需求,有針對性地設置健康科普方向和重點,并結合醫生專業擅長幫助他們精細化創作科普內容,面向全網分發精準傳播,最大化實現醫生價值和健康科普內容價值。
健康事業是一個系統工程,絕非一己之力可為。做健康科普,既需要“馬拉松精神”,也需要社會各界、尤其是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廣大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工作者參與其中。
有來醫生戰略副總裁李方舟表示,有來醫生近期在健康科普方面又邁出新步伐,已經與海南省衛計委、無錫市衛計委等多個政府部門達成深度合作,攜手探索區域化“互聯網+精準健康科普”新模式。未來,有來醫生還將不斷開拓創新,并積極與社會各界開放合作,共同打造科學性和藝術性兼具而且易于傳播的健康科普,共同助力全民健康!
根據李方舟介紹,截至目前,有來醫生已經與1500多家醫院12000多名醫生建立合作,共同創作了10萬多集醫療短視頻、30多萬集醫患語音知識問答,月均惠及1.2億用戶。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